江北新区 体制机制调整

南京焦点发布 2018-01-20 10:00:4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刚刚过去的2017年,江北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在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归功于新区顺畅、高效的管理体制。

刚刚过去的2017年,江北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在骄人成绩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归功于新区顺畅、高效的管理体制。

2017年5月11日,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南京江北新区管理体制的意见》。浦口区、六合区的7个街道由江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托管。同时,为优化管理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江北新区成立直管区、共建区和协调区。通过江北新区的发展,带动浦口、六合两区的发展,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的发展。

体制调整后,江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扁平化”“大部制”的组建原则,迅速启动内设职能机构与产业平台的设置组建工作。当年8月1日起,新区管委会全面承接直管区内经济管理、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职责,并依照法定程序逐步承接赋予新区直管区的46项省级管理权限,新区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江北新区体制机制调整以来,创新创业迸发勃勃生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环境品质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日益凸显。围绕“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新区紧密结合国家和省级重大改革试点及新区先行先试改革事项,逐步探索具有江北新区特色的改革经验,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成效。健康医疗大数据及人类基因展示馆建设已经启动;在全省率先启动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设立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法庭、新区仲裁院和江苏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相对集中审批“535”工程,努力实现“230”目标……有力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南京亚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斐斐告诉记者,公司在2013年就落户江北,去年新区的体制机制调整后,管理层级减少了,服务企业的效率却提高了,新区科创局发放的科技创新券和针对知识产权的补贴,都对企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017年8月3日,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局正式揭牌成立,通过相对集中审批权,力争实现“230”目标: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实行“一份清单服务、一个部门对外、一个印章审批”,做到办事不过江。

“江北新区体制机制调整之后,原来企业需要跑多个部门办理建设项目审批的各个事项,现在基本可以在新区行政审批局办理,并且很多事项都是网上办理,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南京锐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前期部经理梅娟介绍,他们公司最近办理的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间仅用了一个月不到。而且,新区很多评估都是由政府来买单的,比如节能评估等,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新区体制机制调整带来的实惠。

除了企业,江北新区的居民也切实感受到了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1月1日起,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全面开展直管区内的就业和社会保险管理及经办工作,为直管区内的老百姓提供各类就业社保服务。当前新区设有3个服务网点,同时下辖7个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真正做到了就近就便。泰山街道居民刘子杨告诉记者:“现在办理社保业务比以前要方便多了,我是在丽景路大厅办理业务的,这里不仅窗口多,几乎不用排队,还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一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

来源:南京晨报 记者:朱晓露 李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